日前,赛迪顾问新材料产业研究中心发布《2025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下称《报告》)。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31日,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发布化工园区认定名单,共认定化工园区745家。
化工园区是化工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是企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今年8月,五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部署持续做好化工园区规范化建设和认定管理、开展化工园区评价及改造两项工作,推动化工园区由规范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报告》显示,从已发布化工园区认定名单的区域分布看,23个省(区、市)认定化工园区数量不少于10家,其中,山东省内84家位居首位,浙江、河南、湖北、安徽等省份紧随其后,均在40家以上;内蒙古、河北、新疆等18余个省(区)认定数量介于10至40家,形成中部稳定支撑带。
《报告》认为,化工园区认定区域分布不均衡加剧,总体上东部地区具有经济、交通、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极大促进了化工园区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认定化工园区数量更多。
此外,化工园区规范化发展成果初显。《报告》显示,2024年6月至今,我国化工园区认定工作持续深化,整体呈现积极发展态势。这种“增量优化”与“存量重整”并行的动态调整格局,深刻反映了各地精准落实国家化工产业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园区建设质量与安全环保标准的坚定决心。通过科学认定与动态管理,有效促进了产业集中度提升、资源配置优化与安全绿色发展水平,显著夯实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
针对下一步发展,《报告》建议,化工园区需以系统性战略重构发展框架,建立“资源—市场—技术”三维分析机制,深度解构区域能源结构、原料供应链、市场辐射力及人才储备等核心要素,科学编制差异化发展规划。强化产业定位精准性,立足区位禀赋与环境承载力,聚焦细分领域打造不可替代的“一园一特色”格局。同时,构建“基础研发—中试熟化—产业放大”全链条协同体系。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中试基地集群,通过模块化装置与标准化流程破解工程化瓶颈,提升成果转化效率。
北京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