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model
第五屆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暨Leaderobot機器人行業評選在浙江省湖州市成功舉辦,本次大會吸引了機器人行業知名院士專家、企業領袖、高校學者、頭部投融資機構及產業鏈上下游代表,一同探討機器人前沿技術和產業應用潛力。大會邀請多家權威媒體平臺參與,并通過多個線上平臺全程進行直播,為期一天的大會共吸引了線萬專業觀眾參與和互動。
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作為業內最具影響力的年度盛會,由立德機器人平臺(機器人大講堂)創辦,自2019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五屆。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通過搭建高端、開放的交流平臺,加速推動中國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緊密合作與信息共享,并集中展示行業內最新的研究成果與技術突破。
隨著人工智能、通用機器人模型、算法優化、傳感器技術升級、材料科學進步以及5G、云計算等基礎設施的完善,機器人正逐步跨越傳統界限,實現從單一功能向多功能、從簡單作業向復雜任務、從物理空間向數字世界融合的轉變。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兩大板塊異軍突起,資本相繼涌入,成為整個機器人產業的熱門賽道,機器人行業似乎正處于一個技術革新與產業升級的黃金交匯期,并有望重塑傳統制造業生產模式。
機器人產業作為我國“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正引領數智化改革方向,近幾年國家層面格外的重視并頒布了《“十四五”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2024版)》等一系列政策,通過構建自主可控的機器人產業生態,加速推進“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型升級。此外,國家和地方政府通過設立專項基金、優化稅收激勵、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措施,為機器人企業搭建起從基礎研究到市場應用的橋梁。特別是對于核心零部件、操作系統、算法框架等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發,政策給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通過打破國際技術壁壘,提升中國機器人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實現從“跟跑”到“并跑”乃至“領跑”的歷史性跨越。
近年來,浙江湖州作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重要發展區域之一,對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給予了積極的支持和推動。目前該市已吸引超過30余家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南太湖新區通過構建“拎包入住”的完備平臺、“專業對口”的人才資源、“急你所急”的融資渠道以及“企業最有感”的營商環境四大支柱,為機器人公司可以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體系。此外,湖州市還重點打造了仿生機器人產業園等載體平臺,以滿足機器人產業項目的各項需求,助力實現機器人產業項目落地的無縫對接,同時加速地方經濟的轉型升級。
▍政府領導致辭、投資環境推介、科技類獎項頒布、年刊報告發布 引領機器人產業新生態
開幕式環節,湖州南太湖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戚斌斌在政府致辭中表示,自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落戶湖州并成立湖州機器人創新中心,為當地機器人產業注入新動能,促進了與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的深層次地融合,如今湖州機器人創新中心已成為湖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另外湖州憑借長三角地理中心的區位優勢,正搶抓戰略機遇,全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特別是機器人產業,同時深耕新能源汽車、物流裝備、半導體及光電等產業鏈,為機器人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奠定基礎。目前,湖州已匯聚眾多高能級科創平臺、高精尖人才和科技公司,在工業機器人、半導體及仿生機器人領域均取得顯著進展,如浙大湖州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已在多個領域得到應用。
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秘書長王繼宏表示,過去十年,中國機器人產業實現了從弱到強、從小到大的歷史性跨越。如今,中國已成為全世界機器人第一生產大國和應用市場大國,并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中部地區逐漸形成了高端智能裝備產業集群,成為推動我們國家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44.3萬套,服務機器人產量高達645.8萬臺,國產品牌工業機器人市場占有率首次超越外資品牌,制造業機器人密度十年間增長19倍,躍居全球第三。
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朱世強發表專家致辭,朱世強指出,隨著信息化、工業化的深層次地融合,全球機器人產業正迎來快速地發展期,有望催生未來產業的新模式、新業態。浙江大學在機器人領域具有國際領先水平,近年來在仿生、移動飛行機器人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并孵化出了一批優秀企業。朱世強同時表示,目前機器人行業仍面臨技術突破緩慢、人才匱乏等挑戰,需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精準銜接。朱世強特別提到,浙江大學與湖州共建的湖州研究院已成為產業、人才交叉合作的紐帶,持續推動創新轉化。
為了推進機器人企業落戶湖州,本次大會設置南太湖新區投資環境推介儀式,由湖州市人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長李占強進行詳細介紹。李占強表示,目前南太湖新區正積極布局智能仿生機器人產業,打造國際人才創業港,提供集研發、生產、生活于一體的全方位服務,并設立首期五億人才基金,已投資100個項目,其中85%以上為A輪以上,為入駐公司可以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同時,新區作為上海飛地,計劃在上海虹橋核心區購置樓宇,為科創項目儲備優質空間。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臧曉艷進一步闡述南太湖新區的發展優勢,指出其作為浙江省大灣區建設的關鍵部分,擁有優越區位、完善交通,形成30分鐘通達上海的369交通圈,并建設了多個產業園,如聯東U谷、萊城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產業園等,全面滿足企業研發、資本與商業化需求。在人才資源方面,南太湖新區擁有工業控制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和多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即將入駐的湖州大學城,每年將有超過兩萬多人的師生規模,能夠很好的滿足湖州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各類專業人才的需求。同時,新區還提供總規模150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專門投資落地的優質項目。
作為湖州市政府精心策劃的科學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要地。湖州西塞山機器人產業園經過一系列周密籌備,終于迎來了它的盛大啟航時刻,湖州南太湖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戚斌斌,湖州市科技局高新技術與成果轉化處處長曹雄飛,湖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范祥祥,湖州市投資促進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周斌,南太湖新區招商中心主任朱新強,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副院長徐正國,共同參與湖州西塞山機器人產業園啟動儀式。
▍LeadeRobot2024年度機器人科學引領、技術突破、應用創新三大獎項出爐
開幕式環節,LeadeRobot2024年度機器人科學引領獎出爐,西安交通大學航空裝備微創維護團隊、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顯微機器人團隊、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田建東團隊、清華大學智能系統與機器人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林天麟教授團隊、哈爾濱工業大學趙杰教授和朱延河教授研究團隊、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高陽研究組,共七個高校團隊榮獲獎。
LeadeRobot2024年度機器人技術突破獎獲獎團隊包括: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譚寧團隊、浙江大學機器人感知與智能交互團隊、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劉浩研究團隊。
此外中國農業大學陳建教授團隊、東南大學宋愛國教授團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馮林團隊、浙大湖州研究院范麗團隊四個團隊獲得LeadeRobot2024年度機器人應用創新獎。
本次大會,由立德智庫與機器人大講堂攜手編纂的《2024中國機器人發展年刊》正式對外發布。該年刊從行業高度,深度剖析了機器人領域的最新動態。年刊內容覆蓋政策發布、企業創新成果、科技進展以及投融資情況等多個角度,通過總結產業和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為機器人企業、投資機構、地方政府等提供重要參考。
發布儀式上,國家自然基金委高技術中心研究員、科技部專業方面技術二級專家劉進長,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秘書長王繼宏,北京晶品特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陳波,靈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文鋒,瑞典皇家工學院機器人學資深教授、國際爬行機器人大會創始人,國家級人才Gurvinder S Virk,立德機器人平臺CEO、浙江大學湖州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員潘月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近年來,以Transformer為代表的AI通用大模型率先在NLP領域取得突破,從底層技術上提升了具身智能機器人交互和決策能力。作為機器人研究的前沿領域,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成為本次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院士專家的熱議話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動力與機械學院教授、院長,工業科學研究院執行院長、微電子學院副院長劉勝就低成本高可靠車規傳感器對人形機器人的影響進行了深入分享。劉勝強調,人形機器人傳感器選型需注重成本與可靠性,低成本、高可靠性是其發展的新趨勢。他介紹了車規級傳感器的發展歷史,并指出當前傳感器面臨的問題,如熱、力、電、磁等多方面耦合,缺乏準確工藝預測模型等。
劉勝團隊通過多場多尺度研究,實現了傳感器虛擬設計、制造與可靠性測試一體化平臺,明顯提升了傳感器的性能與可靠性。此外,劉勝團隊還開發了低成本、超高可靠性的批量化制造技術,并展示了在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及慣性傳感器等方面的創新成果。
此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中關村智友研究院院長王田苗圍繞《迎接具身智能新時代》發表了精彩的主題演講。王田苗指出具身智能作為機器人的第二條曲線,正引領行業進入新的發展浪潮。他強調了人工智能技術與機器人硬件進化的結合,是推動這一浪潮的重要的條件。王田苗詳細的介紹了具身智能的概念,即智能系統與物理工具的融合體,是提高機器人智能化水平、適應不一樣環境的重要橋梁。
面對具身智能的挑戰,王田苗提出了三大關鍵問題:硬件進化、Agent智能系統和底層大模型的應用。他特別指出,類人形關節、驅動器、靈巧手及傳感器的進化是硬件方面的重點;而Agent作為智能代理,可以通過學習適應不一樣任務,提高機器人的靈活性;底層大模型則有望為機器人提供更全面的感知、決策和操作能力。
對于未來具身智能的產業生態應用,王田苗認為人形機器人在商務服務、高危救援及家庭服務等領域將擁有很大的想象空間,他鼓勵行業內外加強合作,一同推動具身智能技術的落地與發展。
專家分享環節,國家自然基金委高技術中心研究員、科技部專業方面技術二級專家劉進長深度分析了《仿生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進展》。劉進長指出,仿生機器人正成為行業熱點,低成本與高可靠性是實現人形機器人產業化的關鍵。他回顧了人形機器人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的發展歷史,并強調中國在仿生機器人領域取得的巨大進步。
此外,劉進長還分享了國內外仿生機器人的發展現狀,包括多足、仿人、具身智能等多個賽道的發展狀況。他認為未來十年是仿生機器人發展的黃金時期,家庭服務、助老助殘、軍用及多棲仿生機器人等領域將迎來巨大機遇。
專家們圍繞機器人技術攻關方向與產業前沿話題進行探討,而企業代表則更聚焦于商業化落地,2024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特邀靈心巧手與偉景智能兩家具身智能與人形機器人賽道的頭部公司進行分享。
圍繞具身智能的產業化落地,靈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董文鋒就具身智能大模型下靈巧手的新使命發表了主題演講。董文鋒表示,靈巧手作為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部件,正在加速機器人的產業化進程。董文鋒介紹了靈心巧手在靈巧手研發方面的突破,包括高自由度、多傳感器集成、數據采集與云端融合等技術優勢。此外他還分享了公司在靈巧手量產、數據采集農場建設及與高??蒲袡C構合作等方面的最新進展。
作為一家專精特新企業,北京偉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董霄劍,圍繞《人形機器人技術與產業探索》方向進行了觀點分享,董霄劍表示,人形機器人技術最重要的包含機器人本體、感知與傳感器技術、大腦與智能化思考和運動控制與動力學等部分。偉景智能在立體視覺和人形機器人方面有著深入的研究,已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靈巧手和手眼伺服運動控制系統。
董霄劍透露,目前偉景智能的人形機器人已經研究了三代,其搭載的立體視覺已在工業場景得到大量廣泛的應用,他強調,偉景智能的立體視覺系統是業界有名的工業級立體視覺系統,可以為人形機器人提供高精度的點云數據和運動規劃條件。此外,偉景智能還展示了基于自然學習的快速認知過程,將感知到認知再到操作完全集成到人形機器人的操作系統中。據董霄劍透露,偉景智能的人形機器人已經具備小批量生產銷售的條件,交付周期為兩個月左右。
在工業場景賦能智能制造領域,珞石(北京)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裁王皓在會上分享了關于機器人技術引領智能制造變革的主題演講。他表示,珞石機器人注重平臺化產品的研發,包括工業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這一些產品共用一套平臺化的控制管理系統,目前珞石協作機器人最大負載可達45kg,工業機器人產線kg,目前珞石在山東擁有三萬平米的制造工廠,用來生產裝配,涂裝以及可靠性測試等環節,進而保證整體品控。
王皓表示在技術方面,珞石機器人注重控制器技術的研發,已實現了高精度控制和雙臂協同控制,和視覺和控制的聯動技術。此外,王皓還展示了珞石機器人在各個行業的應用案例,包括汽車零部件、3C電子行業、一般制造業和新能源行業等。
作為本次大會為數不多的醫療機器人企業,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高級產品經理吳文奎分享了《從創新到實踐—錕铻®全骨科手術機器人》的研究與市場進展。吳文奎表示,錕铻®全骨科手術機器人是國內首家通過NMPA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的全關節三位一體手術機器人,它實現了髖膝關節手術的一體機操作,同時滿足了無需截骨導板、七軸機械臂、無需更換刀具、超高刷新率導航儀等多個高端技術要求。
在臨床應用中,錕铻全骨科手術機器人表現出了高精度、高刷新率和全程無創等顯著特點。此外,該機器人還具備全程無創的優勢,減少了患者的痛苦和術后恢復時間。吳文奎指出,錕铻®全骨科手術機器人已經在全國多家頂級醫院做了臨床實驗,并取得了顯著的有效性數據,同時也為患者帶來了更安全、精準和高效的手術治療選擇。
在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方面,美的集團-廣東極亞精機科技有限公司諧波產品研究開發部長楊雄威,在本次大會上分享了《諧波減速機在機器人行業的應用解決方案》,楊雄威指出,目前機器人行業面臨著振動、漏油等痛點問題,這樣一些問題直接影響了機器人的加工精度、常規使用的壽命和性能穩定性。美的極亞精機通過自主研發,推出了耐久性強、精度高、更平穩、更潔凈的諧波減速機產品,滿足了機器人行業對高性能減速機的需求。
楊雄威表示,美的極亞精機的諧波減速機產品在齒形設計、齒向修形、突輪廓優化等方面做了創新,使得產品具有更優異的傳動性能、更長的常規使用的壽命和更高的可靠性。此外,美的極亞精機還推出了RV減速機產品,具有高性能、高精度、高耐久性等特點。楊雄威表示,美的極亞精機將繼續致力于諧波減速機和RV減速機的研發和創新,為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技術上的支持和產品選擇。
圍繞實時仿真控制管理系統在人形機器人開發中的應用與探索方面,中科深谷集團聯合創始人、副總裁蔣榮慰分享了自己的觀點。蔣榮慰介紹,中科深谷自主研發的CSPACE實時仿真控制管理系統,致力于通過國產化替代,打造中國自主的仿真系統。該系統將MATLAB建模、仿真、自動代碼生成與實時控制緊密結合,為機器人開發提供了快速、高效的解決方案。尤其是在人形機器人領域,CSPACE能夠明顯降低開發難度,縮短開發周期,降低開發風險。
蔣榮慰強調,中科深谷的實時仿真控制管理系統已經在多個領域得到應用,包括工業、農業、康養、民生、教育等。在人形機器人的開發中,該系統通過模擬真實環境,對機器人進行多體動力學建模、全身協調運動控制等復雜計算,為機器人的精確控制和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AI與工業機器人相結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辰星(天津)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CMO施鳳財在本次大會上帶來了《AI+高速輕型工業機器人的堅守與創新》的主題演講,施鳳財指出,辰星自動化設備自2013年成立以來,始終堅守工業機器人賽道,通過不停地改進革新和突破,成功實現了對外資品牌的部分替代,推動了中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的快速發展。目前,辰星在并聯機器人細分市場已連續三年成為自主品牌第一名,并在全品牌中占據領先地位。
施鳳財表示在未來的戰略性布局當中,將繼續堅守工業機器人領域,同時積極擁抱具身智能,推動AI與工業機器人的深層次地融合。公司已完成AI加驅控一體的系統研發,大幅度的提高了機器人的控制精度和速度,并推出了深度學習視覺系統,逐步提升了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此外,施鳳財認為工業機器人廠商如果做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領域,唯一缺失的是AI大模型技術維度。但中國已有眾多AI大模型的研發平臺可以深度合作,毋庸置疑在AI+大模型技術下,工業機器人廠商擁抱具身智能,依然會有很大優勢。
在工業智造與數字物流領域,諾力集團研究院院長朱寶昌發表了精彩觀點,朱寶昌指出,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由制造裝備、制造工藝、智能物流和數字信息四部分所組成,對物流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需要物流進行新規劃,以物聯新策略的思維來指導物流價值,并建立倉儲新理念、分揀新流程和配送新優化。朱寶昌進一步表示,諾力集團在這樣一些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通過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應用,提升了物流作業效率和準確性。
朱寶昌還介紹了諾力集團智能物流在特殊場景的應用,如新能源鋰電池行業、軍需倉庫應急出庫、高危行業替換等。在多樣化場景中,諾力集團提供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如鋰電消防預警的自動滅火和控制技術、復刻機器人進行高溫取樣等,有效滿足了客戶的差異化需求,為客戶提供更高效、智能的物流解決方案,推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本次機器人行業年會特設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論壇,由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許超的主持,圍繞《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創新場景應用探索》方面展開討論。北京晶品特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京理工大學特聘教授陳波,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CEO范永,靈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董文鋒,國訊芯微(蘇州)科技有限公司CMO沈中蘭,合肥芯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周凡,藍點觸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劉吳月,上海青瞳視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張海威,浙江銀杏谷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陳向明,吉利長興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制造裝備總監余建剛圍繞話題展開討論。
北京晶品特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京理工大學特聘教授陳波表示,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在軍事領域存在廣泛的應用前景,無人化和智能化是未來的大趨勢。他認為,這些技術的爆發是需求和技術有效結合的結果,而未來何時達到何種規模,則取決于經濟和技術兩個層面的時點。
山東優寶特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CEO范永則強調,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的結合是彼此之間的賦能,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最好的載體,而具身智能則賦予人形機器人更強大的大腦。他認為,這兩項技術的結合是必然的趨勢,且近年來技術的發展速度超過了過去幾十年的總和。
靈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董文鋒指出,大模型的出現讓具身智能在學術界成為一種可能突破的方向。人形機器人作為最適合大模型的載體,可以將其大模型具身化。他認為,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的火爆與大模型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國訊芯微(蘇州)科技有限公司CMO沈中蘭表示,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的初心都是為了服務人。她認為,現在技術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階段,使得過去在電影中出現的場景現在能夠落實下來。然而,要實現真正的端到端具身智能,還有非常長的路要走。此外,沈中蘭還介紹了國訊芯微在具身智能操作系統方面的最新成果,強調了自主可控技術的重要性。
合肥芯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周凡則關注于人形機器人的未來發展的新趨勢。他認為,人形機器人是未來智能機器人領域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其市場潛力巨大。周凡表示,芯明智能將繼續致力于空間計算芯片及解決方案的研發,為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藍點觸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劉吳月詳細的介紹了公司在機器人力覺傳感方面的成果。他指出,力覺傳感是人形機器人實現精準操作的關鍵技術之一。藍點觸控通過自主研發的高精度力覺傳感器,為人形機器人提供了更加靈敏的觸覺反饋,提高了其操作精度和穩定性。
上海青瞳視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張海威則分享了公司在視覺傳感器和機器人導航方面的應用。他表示,視覺傳感器是人形機器人感知外部環境的重要方法之一。青瞳視覺通過自主研發的高性能視覺傳感器和先進的算法,實現了人形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的自主導航和避障功能。
浙江銀杏谷投資有限公司創始人陳向明從投資的角度談了對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的看法。他認為,雖然目前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仍處于初級階段,但其未來發展的潛在能力巨大。銀杏谷投資將持續關注這一領域的發展動態,為優秀的創新公司可以提供資本支持。
吉利長興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制造裝備總監余建剛從汽車制造的角度提出了人形機器人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他指出,人形機器人在汽車制造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同時也面臨著成本、技術、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戰。余建剛表示,吉利汽車將積極探索人形機器人在汽車制造中的應用場景,推動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的進一步發展。
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離不開靈巧手,作為國內最具研發實力的靈巧手企業,北京因時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房海南發表了題為《給機器人一雙巧手:國產核心零部件的創新力量》的主題報告。房海南指出,隨著人形機器人技術的加快速度進行發展,其操作能力成為能否實現產業化應用的關鍵。因時機器人作為國內領先的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始終致力于為機器人提供高性能的靈巧手和微型伺服電缸。
房海南強調,靈巧手作為人形機器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由度、負載能力和抓取精度直接影響到機器人的操作性能。因時機器人已經成功實現了靈巧手的商業化量產,并將成本降低至萬元以內,極大地推動了人形機器人的普及和應用。此外,因時機器人還推出了集成觸覺傳感器的靈巧手,逐步提升了機器人的感知能力。
在談到微型伺服電缸時,房海南表示,該部件作為靈巧手的核心零部件,具有高精度、高功率密度和低成本的優勢。因時機器人通過自主研發和正向設計,已經推出了五個系列、上百款SKU的微型伺服電缸產品,大范圍的應用于工業、醫療等領域。
作為最后一位壓軸嘉賓,七騰機器人首席政府事務官/北京子公司副總經理王承承,發表了題為《七騰機器人助力石化行業智能安全生產》的主題演講。王承承指出,七騰機器人作為一家專注于特種機器人研發的企業,致力于為石油石化等高危行業提供智能安全生產解決方案。七騰機器人憑借其在機器人領域的深厚積累和創新實力,已經成功推出了多款適用于石化行業的特種機器人產品,包括輪式、履帶式以及防爆機器人等。這些機器人產品能夠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復雜環境中執行巡檢、監測、救援等任務,有效替代人工操作,降低安全風險,提高生產效率。
王承承還分享了七騰機器人在石化行業的多個成功案例,展示了旗下防爆機器人技術在智能安全生產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王承承表示,七騰機器人將繼續深耕石化行業,不斷推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機器人產品,為行業的智能化、安全化發展貢獻力量。同時,七騰機器人也將積極拓展其他應用領域,推動機器人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深入發展。
▍2024年度LeadeRobot頒獎 共計24項大獎 機器人行業三大年度榜單出爐
除開幕式面向高校團隊頒發的2024年度LeadeRobot機器人科學引領、技術突破、應用創新三個獎項之外,立德機器人平臺還面向杰出企業頒發共計24項大獎,旨在表彰在機器人產業與行業服務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杰出企業。
產業類獎項涵蓋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工業機器人、服務與特種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四個領域,并針對每個領域分別設立了不同獎項,用以表彰2024年度在各領域取得優秀成績的企業。行業服務類獎項則主要表彰為機器人產業做出突出服務和貢獻的組織與機構。
同時,頒獎典禮也發布了三大榜單,包括2024年度LeadeRobot中國機器人行業領軍企業排行榜Top50、最具投資價值企業排行榜TOP50、最佳投資機構TOP20。
據悉,LeadeRobot中國機器人行業評選已成功舉辦四屆,其影響力與日俱增,不僅獲得了學術界、產業界、政府部門以及金融機構的廣泛認可,更被廣泛認為是機器人行業內最具權威性與影響力的獎項之一。
更多獲獎信息,請訪問機器人大講堂單獨報道文章《24大獎項3大榜單重磅揭曉!2024LeadeRobot中國機器人行業頒獎典禮引領行業發展新風向!》
2024年對于機器人產業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里,中國不僅連續11年成為全世界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還在國際市場上憑借著自主創新優勢,直面對標國際大品牌,全球化全面加速。此外,中國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已成為“新質生產力”代表,上下游產業鏈市場規模突破萬億大關。隨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和自主可控技術的不斷推進,中國機器人產業正站在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黃金交匯點上。
第五屆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對過去一年行業發展的全面總結,更是對未來趨勢的深刻洞察。大會通過搭建高端交流平臺,匯聚了行業精英與智慧,一同探討了機器人技術的最新進展與產業應用的新路徑。湖州作為本次年會的舉辦地,憑借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產業基礎,正逐步成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重要發展高地。未來湖州將持續發揮自身優勢,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和項目落地,加速形成機器人產業集群效應。助力產業實現更高水平的創新性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離譜!華人富太十年給親弟弟匯款3300萬澳元,被稅務局催繳重稅!判決定了……
2-0!2-0!2-0!澳網3大種子全晉級 鄭欽文創造歷史 王欣瑜一輪游
火山詩線名棋手涉賭被嚴懲 特級大師幾乎全軍覆沒 中國象棋協會:絕不姑息
網友稱救助他人時“三次撥打120不通、兩次撥打110求助”?重慶涪陵警方通報
立德機器人平臺,是一個集媒體品牌、智庫咨詢、投資孵化、引智招商為一體的機器人垂直領域服務平臺
視頻丨流感季,兒童如何合理用藥?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徐保平:退熱推薦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慎用鎮咳藥
HOT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