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model
本文將對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偭?、市場之間的競爭格局、產業鏈上游核心部件市場、典型下游應用行業分析等進行梳理,以供參考。
根據M2最新統計的市場數據,202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總出貨量為30.9萬臺,同比增速為6.6%,2024年上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累計出貨量~15.7萬臺,同步僅增長0.9%,整體增速有所放緩,同時二季度同比環比增幅都呈現收窄趨勢。
2024年中國本土工業機器人品牌發展迅速,優勢領域大多分布在在金屬加工、餐飲、塑料及化學制品以及光伏鋰電等新能源行業,目前主要以搬運、上下料等應用場景為主。外資代表廠商如發那科、安川、庫卡、ABB 等在汽車行業尤其是點焊等高端應用場景仍然占據市場壟斷地位。未來本土自主品牌如果想打破外資主導的中高端市場格局還需要在系統模塊設計、軟件算法和技術創新等方面不斷的提高競爭力。
2024 年 H1 本土品牌工業機器人市場占有率 50.7%,較 2023 年 H1 上漲 6.9 個百分點,本土品牌機器人出貨量累計同比增長 17%。綜合看來本土品牌替代的進程相對較快。一方面是由于疫情過后,經濟環境預期較差,下游制造業降本需求迫切,因此性價比較高的本土機器人競爭優勢相對明顯;另一方面,2023 年受供應鏈緊張等影響,外資機器人廠商供貨期未完全恢復,本土廠商得以快速進入光伏等高增長行業,跟著時間窗口逐漸縮小,本土機器人廠商在光伏等新能源行業逐步建立了較強的競爭優勢。
無論從整體市場角度還是單純外資品牌角度看,四大家族技術實力各有所長:ABB 核心領域在控制管理系統,庫卡優點是系統集成應用與本體制造,發那科在于數控系統,而安川電機優勢在伺服電機與運動控制器領域。四大家族總的來看市場地位穩固,2024年H1四大家族工業機器人出貨量占外資品牌市場規模的54%,外資品牌集中度有所提升。
外資機器人廠商在中國本土機器人品牌的沖擊下,市場之間的競爭壓力逐步加劇。部分外資廠商為了更好滿足計算機顯示終端需求,維持領先優勢,持續進行本土化布局。例如上海發那科智能工廠(三期)于 2023 年 11月8日正式開業,該工廠耗資15.8億,是集研發、制造、展示、銷售、系統集成以及售后服務于一體的智能工廠。
中國本土品牌工業機器人2024 年 H1的市場銷量為 8.0 萬臺,從機器人廠商體量來看,頭部廠商依然保持了較強的增長勢頭,埃斯頓、匯川技術和埃夫特仍占據市場領頭羊,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偟膩砜?,當前中國機器人行業已確定進入新的周期,細分增量市場成為本土廠商實現突破的新途徑,同時針對傳統的汽車整車制造等存量市場也在加速滲透。
諧波減速機在工業機器人市場中應用十分普遍,幾乎能夠應用到各種機械結構的工業機器人中,與 RV 減速機相比諧波減速機結構相對比較簡單緊湊,被大范圍的應用于小型、低中負載的工業機器人中。2024年H1中國工業機器人配套諧波減速機的市場規模為46.4萬臺,同比增長13.7%,主要由于2024年上半年,下游需求有所回暖。3C電子、SCARA、人型機器人等廣泛應用諧波減速機的機器人數量提升導致。未來,隨著下游市場恢復,協作機器人應用逐漸成熟,諧波減速機將會迎來新的增長空間。
諧波減速機市場集中度非常高,日資企業占有較大市場占有率,其中哈默納科 2024 年 H1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諧波減速機配置中份額為 35.6%,銷售量達到 16.5 萬臺。日本電產新寶市場占有率為6.0%,銷售量為2.8萬臺。雖然上半年的情況去看外資主導地位占比較高,但中國本土優秀品牌也在不斷崛起,目前中國本土有30余家諧波減速機廠商,其中蘇州綠的諧波在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2024年H1諧波減速機銷量接近11萬臺,其中工業機器人用8.4萬臺,占公司銷售比重近80%。
RV減速機因剛性好、抗沖擊力強、傳動平穩、精度高在中、重負載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得到普遍應用。但因其結構較為復雜、工藝難度較大,加之生產所帶來的成本高,因此目前市場主要使用在在多關節機器人中。2024 年H1中國工業機器人配套RV減速機的市場規模為45.1萬臺,同比增長2.1%。未來隨工業機器人市場逐漸發展,多關節以及大負載機器人的比重逐步的提升,RV 減速機市場規模仍然會持續增長。
RV減速機市場目前仍然被外資品牌壟斷,納博特斯克作為全球頭部企業,技術一馬當先的優勢依然存在,并且常年占據中國市場50%以上的市場占有率,和外資工業機器人企業保持密切合作伙伴關系。隨著國產減速器生產商對產品設計研發的重視程度增強,減速器性能已有所提升,在RV減速器領域已實現了對部分進口產品替代,但在對減速機負載、精度要求比較高的領域,市場仍處于由外資企業主導的局面,這將成為中國減速器行業未來進行突破的主要方向。2024年H1中國本土RV減速機廠商整體表現亮眼,環動科技、北京智同、中大力德、秦川機床等本土頭部減速機企業以其較高的產品性價比、良好的售后服務等優勢在市場上有不同的業績上升。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持續不斷壯大,從初期的依賴進口到現在自主研發和生產,中國慢慢的變成了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一環。通過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和減少相關成本,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正加速向“中國制造”、“中國品牌”轉變,推動汽車產業整體轉型。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多個方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 12%,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市場占有率達到31.6%,同比2022年提升了6個百分點。
2024年H1汽車行業工業機器人需求仍維持上漲的趨勢,但增速有所放緩。主要由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開始從前期資本投資階段向市場化發展階段轉換,新增產能投資有所放緩。2024年H1汽車制造業工業機器人出貨量~4.5 萬臺,同比增長~1.6%。未來伴隨新能源整車和動力電池等配套產業產能利用率的逐步提升,以及早期建設的部分落后產能的升級和產業重組,預計汽車制造業工業機器人需求仍將快速增長。
汽車制造業應用工業機器人由來已久,是工業機器人最先涉足的領域之一,也是工業機器人的高端應用領域,覆蓋汽車整車制造的沖壓、焊接、噴涂、總裝四大工藝、汽車零部件制造和汽車電子等細致劃分領域。2024年汽車整車制造業工業機器人出貨量占比 55.4%,汽車零部件市場出貨量占比31.1%。汽車電子行業受電氣化、智能化等趨勢推動,工業機器人需求 2023 年同比有明顯提升,出貨量為 0.6 萬臺,占比提升至13.4%。
2024年H1中國汽車制造業多關節機器人銷量占該整體需求的 86.5%,是汽車制造業應用的主要機器人類型。SCARA和直角坐標機器人也有少量的應用,總體占比相比來說較低。此外,汽車總裝和動力總成車間工序較為靈活,協作機器人需求正逐步提升。
3C行業工業機器人的市場規模為3.2萬臺,占整個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21%,同比增長11.5%。伴隨2023年終開始3C廠商陸續結束去庫進入補庫周期,疊加中國自主研發的手機新品放量、AI端側應用產品爆發及海外AR/MR明星產品等因素的高關注度,3C行業有望在2024年以供需周期為根基、功能創新為主旋律,重返加速回暖周期。伴隨著產品精細化、輕薄化趨勢對工藝設備的要求慢慢的升高,機器人換人的緊迫性依舊明顯,工業機器人在該領域的發展也將持續。
由于SCARA機器人具備負載小、速度快等特點,同時相比其他機器人還擁有成本優勢,因此在3C領域的應用比重最大。2024年H1 3C行業工業機器人總規模3.2萬臺,其中SCARA機器人占比74.8%,主要應用于元器件貼片、組裝機器、元器件生產等領域。直角坐標、多關節機器人、并聯機器人等在3C行業的應用比例相比來說較低,2024年H1合計占比25.2%。
HOT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