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全球股市震荡上行,中国A股率先反弹。三大股指全面走高,沪指涨0.77%,深成指涨1.46%,创业板指领涨2.39%,全市场超4300只个股收红。两市成交额达1.45万亿元,较前一日放量近2500亿元。
7月9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再次上攻,其中创业板指领涨,沪指站上3500点,上一次到达该点位是2024年11月8日。光伏设备板块再度拉升,国晟科技触及涨停,亿晶光电此前涨停,首航新能、亚玛顿、弘元绿能、通威股份涨幅居前。
市场普遍认为,这一强势表现源于政策深化“反内卷”行动。
政策层面,高层定调多次呼吁“结构性反内卷”,6月中央财经委会议定调“新质生产力”战略,强化产能优化。随后,发改委带队赴包头多晶硅基地落地“技改补贴”,工信部7月启动新一批光伏企业座谈。市场普遍视此为新层级响应,扭转了对新能源产能过剩的担忧。
产业层面延续样板效应,在2024-2025年期间,光伏行业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在产业层面,仍有一些样板效应存在。据一些报道,硅料厂商采取了一些策略来支持价格,玻璃制造商如福莱特也实施了减产措施,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同时,政府的引导政策和绿色信贷支持对行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新能源相关板块,包括锂电池和风电,在经历了2023-2024年的调整后,当前估值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市场资金流入量也有所增加。
泉果基金分析认为,在政策介入下,“反内卷”相关的行业后续可能由政策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产能侧的出清则对整个制造业的盈利能力修复和估值的修复都非常有利。
北京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