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model
2024年被稱為“AI手機元年”,不轉向AI手機的廠商將成為下一個“諾基亞”,幾乎成為所有主流手機生產廠商的共識。于是乎,只要是中高端手機,就沒有不把AI當營銷賣點的。
各大手機生產廠商紛紛宣布在手機終端上部署端側大模型的計劃,例如華為的盤古大模型、榮耀的魔法大模型、小米的MiLM、OPPO的安第斯大模型、vivo的AI藍心大模型等,加速端側AI普及。
過去的智能語音助手,例如華為的小藝、榮耀的YOYO、小米的超級小愛、OPPO的小布、vivo的藍心小V等,搖身一變都成了可以每時每刻交互的“AI智能體”,成為新品亮點。
根據知名調查研究機構Canalys的預測,今年全球AI手機(具有AI能力的智能手機)滲透率將達到17%,2025年隨著更多配備更強大端側AI能力的機型上市,滲透率將達到32%,出貨量近4億臺。
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大陸市場AI手機生產廠商第五位的是OPPO,出貨量60萬臺,市占率4%;一加Ace 3 Pro(2.4%)躋身AI手機十大機型行列。早在2020年就開始AI布局,經過三年積累,2023年11月正式推出自主訓練的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緊接著成為第一個在端側部署70億參數大語言模型的智能手機生產廠商。截至目前,OPPO已推出AI消除功能、AI通線多項生成式AI功能。
榮耀位居第四,第三季度出貨量70萬臺,市場占有率5%。10月30日,全新的個人化全場景AI操作系統Magic OS 9.0,以及搭載該系統的Magic 7正式對外發布。CEO趙明用一句語音指令,為現場觀眾下單了2000杯外賣咖啡。此外還展示“一句話取消自動續費”功能,只需一句語音指令,智能手機就能自動調取相關應用。
vivo以220萬臺出貨量、14%市場占有率排在第三位;X100s(4.2%)、iQOO Neo9S Pro+(3.2%)登上AI手機十大機型榜單。在10月10日舉行的2024開發者大會上,藍廠發布了全新自研藍心大模型矩陣,除了全面升級語言大模型和參數達30億的端側大模型3B外,還帶來自研的語音大模型、圖像大模型以及多模態大模型。
小米穩居次席,出貨量320萬臺,市場占有率達到21%。Redmi K70 Ultra(10.4%)、小米14(4.4%)入圍AI手機十大機型榜單。10月29日,小米澎湃OS 2正式對外發布,這是小米邁向AI全生態的堅實一步,通過AI重塑系統應用,讓AI寫作、識音、字幕等功能從“能用”到“好用”。與此同時,“小愛同學”升級為全生態AI助手“超級小愛”,具備記事、精準搜索、跨設備操作等功能。
不過,蘋果智能現階段主要面向特定英語地區用戶開放,暫不支持中國大陸地區。有多家新聞媒體報道稱,蘋果公司正與騰訊和字節跳動商談將二者的AI大模型產品整合在中國銷售的iPhone內,目前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在端側算力有限的情況下,當前的AI手機噱頭大于實際。圖像處理、文字生成等功能使用第三方應用也能實現,吸引力并不強。一鍵點咖啡、關閉自動續費等功能,其實與自己動手多花幾十秒時間操作并無區別。更遑論,用戶普通話不標準、周圍環境不適合用語音的情況下,效果直接大打折扣。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HOT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