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十二五”裝備制造業發展專項規劃
來源:歐寶體育官網登錄網頁版
裝備制造業是我市重要支柱產業,具有產業關聯度高、需求彈性大、對經濟穩步的增長帶動和推動作用強等特點。為進一步提升我市裝備制造業水平,促進產業體系優化升級,特制定本規劃。規劃期2011-2015年。
我市裝備制造業最重要的包含輸變電設備制造業、軌道交通設備制造業、工程機械及車輛制造業、新型農業裝備制造業、數字控制機床和基礎裝備制造業等?!笆晃濉逼陂g,裝備制造業出售的收益平均每年遞增29%,2010年,全市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出售的收益2337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總量的32%,利稅219.4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稅35.7%,利潤148.8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利潤36.7%。
輸變電設備制造業主要生產變壓器、電力開關設備、電線電纜和輸變電相關這類的產品等。2010年全市變壓器產量1.2億千伏安,約占全國變壓器產量的13%。變壓器最高電壓等級直流±800千伏、交流1000千伏,同時已具備2000千伏電壓等級變壓器生產技術。已形成西電常變、常州東芝、華朋集團、上上電纜、伊頓森源、太平洋電力和英中電氣等一批骨干企業。
軌道交通設備制造業基本的產品包括內燃機整車、轉向架、牽引傳動、電氣控制、輔助設備和車內裝飾系統,初步形成了軌道交通產品研制、制造、配套產業鏈。東風11型、11G型客運內燃機車和東風8B型貨運內燃機車是中國鐵路大提速主力機車。牽引傳動系統在城市軌道交通中占有45%的市場占有率。擁有南車戚機公司、南車戚研所、新譽集團和今創集團等有突出貢獻的公司,中鐵建銘隆、長青埃濰、奧通車輛等一批骨干企業。
工程機械及車輛制造業主要生產裝載機、挖掘機、平地機、壓路機、大噸位自卸車、城市客車、皮卡車、輕型載貨車、各種專用車輛、摩托車以及車輛零部件。其中:裝載機銷量占全國5%、挖掘機銷量占全國9%。已形成小松(常州)、江蘇現代、常林、常州黃海、常州東風、常州豪爵鈴木、星宇車燈、曠達集團柳工東部基地和恒立油缸等一批骨干企業。
新型農業裝備制造業主要生產柴油機、拖拉機、種植機械、收割機械、糧食飼料加工設施和煙草加工機械等產品,形成耕作、收獲、農副產品深加工較完整的產業鏈。農業機械產品約占全國銷量的15%,其中單缸柴油機和25-40馬力輪式拖拉機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已形成常發、常柴、東風農機和正昌等骨干企業。
數字控制機床和基礎裝備制造業主要生產立臥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和五軸聯動鏜銑床等數控機床,連鑄連軋冶金成套設備和冶金專用軋輥,清梳聯、整經機、經編機和精梳機等紡織機械,港口機械、建材機械和傳動齒輪、軸承等產品。大中型數控專用加工機床已初具集聚規模,高速多用途經編機產量國內領先,鍛鋼冷軋輥產量亞洲第一,冶金成套設備產量位列全國第三,風電齒輪品質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已形成寶菱重工、寶鋼軋輥、新瑞機械、卡爾邁耶紡機、港益重工、溧陽中材、天山重工、光陽軸承和國茂減速機等一批骨干企業。
“十一五”期間,我市裝備制造業雖有長足的發展,不足之處依然明顯:一是企業規模偏小。全市裝備制造業銷售超百億企業只有2家,中小企業居多;二是低端產品較多。輸變電產業仍以低電壓等級的傳統產品為主,柴油機以單缸柴油機稱雄,產品附加值和技術上的含金量不高;三是產業鏈不夠完整。輸變電產業中,智能控制設備偏少。軌道交通產業,配套產品實力較強,但輕軌整車等龍頭產品還不能生產;四是缺乏高端研發機構。裝備制造業缺乏高端研發檢驗測試的機構,一直是我市的不足,部分關鍵核心技術不掌握,成套整線重大裝備寥寥無幾,機電一體化專用裝備大量依賴國內外引進,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短缺也是主要“瓶頸”。
“十二五”是我市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既要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后的嚴峻挑戰,又要搶抓新的發展機遇。總的來看,我市裝備制造業發展面臨三個方面機遇。
從國際市場看,世界經濟加快調整,有利于我市裝備制造產品開拓新的市場。當前世界經濟正處在大變革、大調整之中,不確定因素和風險因素很多,全球經濟穩步的增長放緩,能源資源價格劇烈波動,世界經濟發展形勢嚴峻復雜。受經濟衰退影響,發達國家裝備制造產品需求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全球裝備制造商品市場面臨調整。盡管金融危機的蔓延將對世界經濟穩步的增長產生較大影響,發達國家面臨經濟衰退,但我市裝備制造產品的出口市場很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國家,這些后發經濟體自身的發展的潛在能力很大,可有效保證我市裝備制造產品出口增長。
從國內市場看,為應對世界經濟下滑對國內經濟的沖擊,國家加大了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這將有力地帶動國內需求量開始上漲。未來一段時期,特別是本規劃期內,裝備制造產品的需求將穩定增長,但需求結構會不斷調整和變化。一般性產品產能過剩的情況將更嚴重,高精尖產品、技術現代化產品和新領域產品需求將一直上升。傳統產業改造需要更高效、環保、精密、自動化的生產裝備,以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具備高效、節能、低污染、智能化、成套化等特征的機械產品將逐步成為市場的主流。道路、交通等運輸行業在推進產業升級過程中,對相關裝備制造產品的品種、水平、質量和性能的需求也將有較大提高。同時,裝備制造業自身進行產業升級和技術改造也需要大量先進加工設施和測試儀器。企業技術改造升級的速度加快,對高精尖機械設備產品的需求將持續不斷的增加。在很長時期內,國民經濟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都將對裝備制造業形成較大的需求。
從政策影響看,國家出臺的擴大內需、振興重點產業、發展農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將促進裝備制造業優化升級。國家陸續制定出臺的十二個重點產業振興規劃的實施,將成為拉動裝備制造業持續加快速度進行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國務院推出擴大內需的十大措施中,增值稅改革和取消進口設備免征增值稅、農民購置農機及家電財政予以補貼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有利于提升公司購買新設備做技術改造升級的積極性,對裝備制造產品需求拉動明顯,將直接為裝備制造業增長注入動力。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出臺了提高部分技術上的含金量和附加值高的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將擴大國內裝備制造業的市場空間,加快進口替代進程。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變化,搶抓國家經濟轉型的新機遇,突出高端化、集聚化和特色化發展趨勢,堅持市場之間的競爭和政策引導、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對外開放和深化改革、重點發展和全方面提升相結合,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著力增強裝備制造業自主設計、制造和系統集成能力,促進裝備制造產業優化升級,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具有較強國內外競爭力的裝備制造業強市。
“十二五”期間,全市裝備制造業發展總體目標是:總量加快擴張,企業加快成長,產業加快集聚,能力加快提升。
1、總量目標:至2015年,全市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以上)企業年實現出售的收益6500億元,年均遞增26%。
3、做大做強目標:至2015年,裝備制造業出售的收益10-50億元企業60家、50-100億元企業10家、超百億元企業10家。
4、創造新興事物的能力目標:至2015年,圍繞裝備制造業建設50個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工程、檢測)中心,建設150個市級企業技術(工程、檢測)中心;建設20個校(院)企聯合研究院(所);爭取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0家;新增國家馳名商標10只、新增江蘇省名牌50只。
1、輸變電設備制造業:向系統化、智能化方向發展。重點發展電壓等級2000千伏、1000千伏、750千伏、500千伏(交流)和±800 千伏(直流),容量等級達100萬千伏安巨型變壓器。專業化生產非晶合金配電變壓器和整流變、牽引變等特種變壓器。開發500千伏、220千伏和110千伏高壓、超高壓電線電纜和具有重量輕、強度高、柔性強、抗疲勞、耐高溫、耐腐蝕等一系列物化性能優、附加值高的特種電線千伏高壓、超高壓封閉式組合電器(GIS)和新一代電器開關元件。系列化發展超高壓等級的高密度高彈性絕緣紙板、絕緣漆等新型在允許電壓下不導電的材料產品。重點開發智能電網儲能設備、新能源并網及控制設備、智能輸變電設備、智能配用電設備和智能調度通信系統。
2、軌道交通設備制造業:重點開發生產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完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產業鏈。主要開發的系統和部件:車體(車體結構、車體鉸接裝置、車體間減振器、司機室、車門、風檔、車鉤緩沖裝置、外裝飾);拖車轉向架(總體布置、構架、彈性車輪);動力轉向架(總體布置、彈性車輪、軸箱、輪對、齒輪箱、構架、空氣彈簧、二系鋼彈簧、牽引裝置、軸承、轉向架試驗);電傳動系統(變流器箱、輔助變流器箱、牽引電動機、主熔斷器箱、輔助熔斷器箱、操縱臺、司控器、電器柜、列車控制及監視系統、制動電阻、受電弓或受流裝置);制動系統(模擬制動機、磁軌制動器、盤形制動裝置、空氣制動裝置、液壓制動裝置);內裝飾(座椅、扶手、車窗、燈光照明、空調、風道、其它內裝飾)。建設城市輕軌示范線。提升重載、高速內燃機車制造水平。
3、工程機械及車輛制造業:工程機械向高端化、差別化方向發展。重點發展機電液一體化大噸位裝載機、挖掘機和旋挖機,小型多功能工程機械(滑移裝載機、側移式挖掘裝載機等),筑養路機械。培育塔式起重機、高空作業平臺車和港口機械。重點突破工程機械大功率柴油機的制造。提升工程機械關鍵零部件中高端液壓部件、燃油噴射系統、變速箱等制造水平。加快發展節能環保型客車、皮卡車、微型車和各種專用車輛以及摩托車,推進新能源汽車(純電動客車、轎車、微型車和觀光車等)研發進程。提升車輛變速箱、電控系統、電機、電池、安全氣囊、精密軸承、汽車內飾件、渦輪增壓器及渦殼、車輪輪轂等關鍵零部件制造水平。
4、新型農業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高效、節能環保、大功率柴油機。開發生產新型大馬力輪式拖拉機。提高大型、智能化、多功能聯合收割機、高速插秧機等農作物種植、管理和收獲機械設備市場占有率。做大做強糧食飼料加工成套設備,發展秸稈制板等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專用設備。
5、數字控制機床及基礎裝備制造業:數字控制機床向重型化、差別化方向發展。提升立臥式加工中心生產水平和檔次,重點發展風電、軌道交通、航天航空、汽車船舶專用高速精密數控加工中心。冶金設備向集成化、系統化方向發展,做大做強連鑄連軋成套設備和冶金冷熱軋工作輥、大型支承輥、大規格限動芯棒。發展多軸向經編機、電腦整經機、清梳聯等紡織專用機械設備。開發日產4000噸水泥熟料及以上規模的新型干法旋窯水泥成套設備。擴大風力發電專用齒輪及變速箱生產能力。
6、大型及精密鑄鍛件制造業:近期圍繞我市軌道交通、農業機械、工程機械、數字控制機床等裝備制造業產品群對大型鑄鍛件的迫切需求,遠期圍繞風電、冶金連鑄連軋、港口及船舶機械、礦山建材及市政道路工程機械對大型鑄鍛件的需求,加快大型鑄鍛件的研制,攻克并掌握一批大型鑄鍛件關鍵技術,提高機械加工制造能力。面對汽車、鐵路行業加快速度進行發展機遇,整合現有資源,提升精密鑄鍛件產品制造水平。
“十二五”期間實施的重點項目(見附件二)。投資10億元以上的項目30項,總投資802億元。這些項目基本在2013年前實施,2013-2015年還會涌現出一批重點項目。項目的實施,主要是依靠招商引資、對接央企和民企擴張?!笆濉逼陂g,力爭完成投資3000億元。
加快培育大企業、大集團是振興裝備制造業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快合資合作步伐,快速壯大常州東芝、西電常變、華朋集團和上上電纜等輸變電產業有突出貢獻的公司。推進輸變電裝備向智能化、系統化方向發展。二是依托戚機公司、戚研所、新譽集團、今創集團、中鐵建和奧通車輛等企業,提升內燃機車制造水平,開發生產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及配件,迅速提升我市軌道交通產業整體優勢。三是加快玉柴重工(常州)、柳工東部基地和恒立油缸等項目建設,逐步提升我市工程機械制造水平。四是依托常州東風汽車,加快微型車和新能源車輛基地建設。五是組建鑄鍛件中心,提升我市鑄鍛件制造水平。六是整合資源,做強做大寶鋼軋輥、寶菱重工、常發、東風農機、小松(常州)、江蘇現代、常林、國茂減速機、溧陽中材、天山重工、華晨英田汽車、常州豪爵鈴木、常柴、黃??蛙嚭望溈瓶ǖ妊b備制造業龍頭企業。
提升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是關鍵。一是加快裝備制造業創新創業平臺建設。依托科教城及省級以上開發園區,建設公共技術平臺,推進產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支持裝備制造業骨干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加快創業平臺建設,爭取更多的省級以上孵化器企業。二是加強產學研合作。引進清華大學、上海交大、西南交大、中科院電工所、國網電科院以及其他國內外研發機構,加快技術開發,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轉化步伐。三是加大企業自主創新投入力度。組織實施前沿性技術探討研究、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引進技術消化吸收、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的有關政策。
培育壯大輸變電、軌道交通、工程機械、冶金機械、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集群,輸變電產業向高新區常州智能電網產業園、溧陽開發區集聚、軌道交通產業向戚區和武進區集聚、工程機械產業向高新區和武進高新區集聚、冶金機械產業向高新區集聚、新能源汽車產業向武進高新區集聚,集聚整合各類資源,做強做優產業集群。按照產業集群的要求,加快產業鏈的招商,建設一批空間集聚度高、環境優美、配套完善的特色產業園區。依托輸變電等產業優勢,打造常州城市產業品牌。
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推進技術創新模式由消化型為主向引進消化型與自主創新型并重轉變。加強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整合重組國外裝備研發機構和生產企業,提高我市裝備制造業技術水平,增強企業原始創新、集成創新能力。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和《省政府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意見》確定的支持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全面落實《財政部、發展改革委、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落實國務院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有關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精神,為開發制造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而進口的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積極向上爭取國家和省專項扶持資金,幫企業申報國家和省科技重大專項、高新技術產業化專項、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專項和裝備制造業發展等各項專項資金。指導企業用足用好《常州市振興五大產業行動計劃》及實施細則的政策和“一核八園”扶持政策。充分的發揮增值稅轉型對企業技術進步的推動作用,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快設備更新,推動企業技術進步。落實出口退稅政策,支持裝備制造業產品出口。
引導符合產業政策調整和振興方向的裝備制造業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見附件三),發行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資。建立政府與金融機構溝通協調機制,搭建銀企對接合作平臺,主動向金融機構推薦我市重點發展的裝備制造業項目。發展風險投資,鼓勵設立創業投資、風險投資機構,開展對裝備制造企業的投資。鼓勵產業投資基金參與我市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領域的股權投資。加快企業融資擔保與再擔保的建設,增強企業未來的發展資金供給,突破企業融資瓶頸。
5、瓦盧瑞克曼內斯曼無縫鋼管有限公司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項目,總投資45億元。
10、常州寶菱重工機械有限公司冶金設備、環保、化工能源和塑機設備項目,總投資20億元。
12、常州常發集團有限公司制冷設備、乘坐式高速插秧機開發、大馬力拖拉機開發項目,總投資20億元。
17、南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汽車關鍵零部件精密鑄造等項目,總投資10億元。
18、江蘇武進不銹鋼管廠集團有限公司大口徑不銹鋼焊管項目,總投資10億元。
20、常州西電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超高壓大容量變壓器生產線、電抗器擴能項目,總投資10億元。
21、江蘇久泰農業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煙草機械(農業裝備產業化)項目,總投資10億元。
23、常林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工程機械和高檔次結構件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10億元。
24、江蘇恒立高壓油缸有限公司開發生產大型工程機械高壓油缸項目,總投資10億元。
28、常州艾特克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核電站鍋爐用合金鋼管項目,總投資10億元。
29、江蘇常寶鋼管股份有限公司 ERW660 焊管等項目,總投資10億元。
主辦: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承辦:常州市大數據管理中心版權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電子郵箱:br/>
地址:常州市龍城大道1280號 (市行政中心)3號樓B座116室技術上的支持電線
【責任編輯】